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0:52:16  浏览:854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

国家教育委员会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及《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的通知

1990年10月11日,国家教委


现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标准》、《实施办法》)印发你们,请按下列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一、《标准》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是学生接受体育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能否毕业的一项必备条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都要把实施《标准》作为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领导,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全面实施。
二、各普通高等学校均须于1992年9月新学年开始实施《标准》。
实施《标准》的具体步骤:
1.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学校,于1991年9月新学年开始时,在一、二年级实施(1990至199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始,在一年级试行)。其他高等学校在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后,也可按照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学校的实施步骤进行。
2.1991年未开始实施《标准》的高等学校必须于1992年从一、三两个年级开始实施。三年级学生前两年的成绩评定以体育课成绩为准。1993年时四个年级全部实施。三年级学生前两年的成绩评定也以体育课成绩为准。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国务院各部委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所属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计划,于1990年12月31日前报我委学校体育卫生司备案。
四、国家教委将于1992年对1991年先行实施《标准》的高等学校进行抽查,并公布抽查结果。
五、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在实施《标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告我委学校体育卫生司。

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一、为了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鼓励学生经常锻炼身体,不断增强体质,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水平,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件》,特制定《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二、本《标准》在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实行,适用于有正式学籍的本、专科在校学生(不含体育专业学生)。研究生或其他类型的高等学校学生可参照执行。
三、本《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视力状况及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标准》按百分制计分。
(一)开设体育课的年级,学生成绩的评定办法:
1.身体形态满分为10分,用维尔维克指数评定,
体重(kg)+胸围(cm)
即:--------------------------×100;
身高(cm)
2.身体机能满分为15分,用肺活量指数评定,
肺活量(mL)
即:--------------;
体重(kg)
3.身体素质满分为10分,按《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成绩评定;
4.视力状况满分为5分,按视力等级评定;
5.体育课成绩满分为50分,按体育课总成绩评定,其中理论知识满分为10分,其他为40分;
6.课外体育锻炼满分为10分,按早操、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勤表现评定。
(二)未开设体育课的年级,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办法:
1.身体机能满分为15分,评定办法同(一);
2.身体素质满分为50分,评定办法同(一);
3.视力状况满分为5分,评定办法同(一);
4.课外体育锻炼满分为30分,评定办法同(一)。
(三)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奖励3至5分,不同项可累计加分:
1.课外体育锻炼出勤达到应出勤次数的98%以上,并认真锻炼者;
2.《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成绩为优秀或获等级运动员称号者;
3.参加学生体育比赛获优秀成绩者;
4.学生会和班级的体育干部,在组织各项体育活动中工作认真负责者。
四、测试与评分标准。
《标准》中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视力的测试按198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研究检测细则》中有关方法进行。《标准》的各项评分标准见评分表(表1--4附后)。
五、等级评定与登记。
各项的实际得分之和为《标准》的最后得分。总分达到60分为及格、80分为良好、90分为优秀。每学年评定一次成绩并记入《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登记卡片》。达到《标准》良好成绩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获奖学金;达到《标准》优秀成绩者,方可获奖学金。学生毕业时的体育合格标准成绩,按各学年(包括毕业当年)的平均成绩评定,凡平均成绩达到60分,同时毕业当年成绩也达到60分者,方可作为体育合格,准予毕业。否则,不能毕业按结业处理。
六、本《标准》解释权属国家教委。
表1 身体形态评分表
------------------------------------------------------------------------------------
| | 体重(kg)+胸围(cm)
| 指 标| 维尔维克指数=--------------------------×100
| | 身高(cm)
| |----------------------------------------------------------------
| 分值 | | | | |
| 年龄组 | 10 | 8 | 6 | 4 |
| 性别 | | | | |
|----------------|--------------|--------------|--------------|--------------|
| | | |88.25<x|90.43<x|92.6<x |
| | | | | | |
| | | |≤90.43 |≤92.6 |≤94.78 |
| |十九岁以下 |79.55≤x| | | |
| |(含十九岁)|≤88.25 | | | |
| | | |79.55<x|77.38>x|75.2>x |
| | | | | | |
| | | |≤77.38 |≤75.2 |≤73.03 |
|男|------------|--------------|--------------|--------------|--------------|
| | | |89.13<x|91.14<x|93.14<x|
| | | | | | |
| | | |≤91.14 |≤93.14 |≤95.15 |
| |二十岁以上 |81.11≤x| | | |
| |(含二十岁)|≤89.13 | | | |
| | | |81.11>x|79.11>x|77.1>x |
| | | | | | |
| | | |≥79.11 |≥77.1 |≥75.10 |
|--|------------|--------------|--------------|--------------|--------------|
| | | |88.53<x|91.09<x|93.64<x|
| | | | | | |
| | | |≤91.09 |≤93.64 |≤96.2 |
| |十九岁以下 |78.31≤x| | | |
| |(含十九岁)|≤88.53 | | | |
| | | |78.31>x|75.76>x|73.2>x |
| | | | | | |
| | | |≥75.76 |≥73.2 |≥70.65 |
|女|------------|--------------|--------------|--------------|--------------|
| | | |88.53<x|91.07<x|93.63<x|
| | | | | | |
| | | |≤91.07 |≤93.63 |≤96.2 |
| |二十岁以上 |78.24≤x| | | |
| |(含二十岁)|≤88.5 | | | |
| | | |78.24>x|75.68>x|73.11>x|
| | | | | | |
| | | |≥75.68 |≥73.11 |≥70.6 |
------------------------------------------------------------------------------------
--------------------------------------
|
|
|
------------------------------------|
| | |
2 | x | s |
| | |
--------------|----------|--------|
| | |
94.78<x| | |
| | |
|83.90|4.35|
| | |
| | |
73.03>x| | |
| | |
--------------|----------|--------|
| | |
95.15<x| | |
| | |
|85.12|4.01|
| | |
| | |
75.10>x| | |
| | |
--------------|----------|--------|
| | |
96.2<x | | |
| | |
|83.42|5.11|
| | |
| | |
70.65>x| | |
| | |
--------------|----------|--------|
| | |
96.2<x | | |
| | |
|83.37|5.13|
| | |
| | |
70.6<x | | |
| | |
--------------------------------------
表2 身体机能评分表
--------------------------------------------------------------------
| | 肺活量(mL)
| 指 标| 肺活量指数=----------------
| | 体重(kg)
| |------------------------------------------------
| 分值 | | | |
| 年龄组 | 15 | 12 | 9 |
| 性别 | | | |
|----------------|--------------|--------------|--------------|
| |十九岁以下 | |80.12<x|63.26<x|
| | |88.55<x| | |
| |(含十九岁)| |≤88.55 |≤80.12 |
|男|------------|--------------|--------------|--------------|
| |二十岁以上 | |81.96<x|65.32<x|
| | |90.28<x| | |
| |(含二十岁)| |≤90.28 |≤81.96 |
|--|------------|--------------|--------------|--------------|
| |十九岁以下 | |63.55<x|49.25<x|
| | |70.7<x | | |
| |(含十九岁)| |≤70.7 |≤63.55 |
|女|------------|--------------|--------------|--------------|
| |二十岁以上 | |65.49<x|49.83<x|
| | |73.32<x| | |
| |(含二十岁)| |≤73.32 |≤65.49 |
--------------------------------------------------------------------
------------------------------------------------------
|
|
|
----------------------------------------------------|
| | | |
6 | 3 | x | s |
| | | |
--------------|--------------|----------|--------|
54.83<x| | | |
|x≤54.83|71.69|8.43|
≤63.26 | | | |
--------------|--------------|----------|--------|
57<x | | | |
|x≤57 |73.64|8.32|
≤65.32 | | | |
--------------|--------------|----------|--------|
42.1<x | | | |
|x≤42.1 |56.40|7.15|
≤49.25 | | | |
--------------|--------------|----------|--------|
42<x | | | |
|x≤42 |57.66|7.83|
≤49.83 | | | |
------------------------------------------------------
表3 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与《标准》得分换算表
------------------------------------------------------------------
| | 《标准》得分 |
|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分数|--------------------------------|
| |开设体育课年级|未开设体育课年级|
|----------------------------|--------------|----------------|
| 420 | 10 | 50 |
|----------------------------|--------------|----------------|
| 380 | 9 | 45 |
|----------------------------|--------------|----------------|
| 340 | 8 | 40 |
|----------------------------|--------------|----------------|
| 300 | 7 | 35 |
|----------------------------|--------------|----------------|
| 250 | 6 | 30 |
|----------------------------|--------------|----------------|
| 200 | 5 | 25 |
|----------------------------|--------------|----------------|
| 180 | 3 | 15 |
|----------------------------|--------------|----------------|
| 150 | 1 | 5 |
------------------------------------------------------------------
表4 视力等级评分表
------------------------------------------------
| 正 常 视 力(≥1.0) | 5分 |
|----------------------------------|--------|
|视|轻度视力不良(0.7--0.9)| 3分 |
|力|------------------------------|--------|
|低|中度视力不良(0.4--0.6)| 2分 |
|下|------------------------------|--------|
| |重度视力不良(≤0.3) | 1分 |
------------------------------------------------

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
一、《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对每个大学生体育状况进行检验的具体尺度,是对大学毕业生进行个体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它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通过《标准》的实施,促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国家教育委员会第7号令)中有关体育、健康状况方面的规定,继续执行,本《标准》中不再重复。
三、《标准》应在校(院)长领导下,由教务处、体育教研室(体育部)、校医院(卫生科、医务室)、学生工作部、辅导员(班主任)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其职责是:
教务处负责学籍管理和考试安排;
体育教研室(体育部)负责体育课、身体素质的测试和评定成绩;
校医院(卫生科、医务室)负责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视力状况的测试和评定成绩;
学生工作部负责组织各系辅导员(班主任)记载学生的早操、课外体育活动的出勤情况和评定成绩;
各项成绩,由体育教研室(体育部)汇总,并按照《标准》的要求,评定等级,记入《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登记卡片》。
四、“视力状况”的评定,按正常视力和视力低下(眼病除外)的程度分别评分。
正常视力,双眼均须在1.0及1.0以上。
视力低下者,按双眼平均视力划分等级。
五、“课外体育锻炼”出勤未达到应出勤次数的85%者,该项成绩应记为不及格,该学年的体育合格标准成绩最高记为59分。
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应出勤次数和评分标准,由学校确定,但除特殊情况外,“早操”每周不得少于3次、“课外活动”每周不得少于2次。
七、对患病或有残疾的学生,经医院证明,体育教研室(体育部)同意,可以免测部分项目,但须上保健课,换测其他项目,并注明原因和“保健”字样。
八、《标准》中“未开设体育课的年级”系指体育必修课已结束的高年级。
九、《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登记卡片》,学生毕业时要放入本人档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登记卡片运行表》供各校执行《标准》时参考使用。
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各高等学校施行《标准》的情况,要认真检查督促。对施行《标准》成绩卓著的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行政处分。
十一、为使《标准》的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各校(院)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使用计算机,力求管理现代化、科学化。
十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登记卡片》由学校按照国家教委的统一规范印制。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公安等部门收费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公安等部门收费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市中心支行,公安部,海关总署,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最高人民法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3号)精神,决定将公安等部门的各项收费收入(不含所属高校、中专的院校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上缴国库。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预算级次

   (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海关总署(含各地分支机构)、工商总局、环保总局按规定收取的各项收费收入(具体项目见附件),为中央财政收入。

   (二)地方公安、法院、工商、环保、计划生育等执收单位的收费收入按规定逐级上交至上级主管部门的,上交的收费收入为该主管部门的同级财政收入;按规定不予上交上级主管部门的,为同级财政收入。

   二、预算科目

   对《2002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一般预算收入科目”第42类“行政性收费收入”作如下补充:

   第4210款“公安行政性收费收入”说明中增加“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收费”项目。

   第4220款“海关行政性收费收入”说明中增加“车辆超时占用验场费,报关员培训考试发证费,货物行李物品保管费,验车费”等4项;

   第4223款“工商行政性收费收入”说明中增加“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项目;

   第4228款“计划生育行政性收费收入”的说明改为“反映计划生育部门收取的社会抚养费等行政性收费收入”。

   第4231款“环保行政性收费收入”说明中增加“环境监测服务费,核设施环境影响报告评审费,化学品进口登记费,利用外资项目管理费”等4项。

   增设4233款“法院行政性收费收入”,说明为“反映法院收取的诉讼费等收费收入”。

   三、缴库办法

   (一)各项收费,由执收单位按预算级次就地办理缴库,但按规定上交主管部门的,继续由各单位上交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汇总缴入同级国库。

   (二)收费收入由执收单位填开“一般缴款书”办理缴库。缴款书“科目”栏,按收费单位,分别填写“公安行政性收费收入”、“海关行政性收费收入”、“工商行政性收费收入”、“环保行政性收费收入”、“计划生育行政性收费收入”、“法院行政性收费收入”。其他项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四、其他

   (一)海关的“减税、免税和保税货物监管手续费”应作为中央财政收入,全部缴入中央国库。

   (二)本通知规定应缴国库的各项收费,各单位必须依照相关规定应收尽收,并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不得违反规定少收或不收,也不得占压、挪用。

   (三)各部门、各单位与收费相关的支出,纳入本部门和单位的年度预算,由财政部门核定支出安排,部门和单位不得由收费收入坐支。

   (四)各地财政部门、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应依照《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及其他相关法规严肃处理。

   (五)本通知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凡2002年1月1日后各单位收取并已缴入财政专户的收入,由各级财政部门划转国库。

   附件:纳入预算管理的部分收费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二○○二年一月十七日



陕西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试行办法

陕西省财政厅


陕西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试行办法
陕西省财政厅


根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262号令)及省政府有关房改政策规定,《陕西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试行办法》,经省直房委会研究通过,现予以公告。具体贷款有关事宜由省直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负责办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促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支持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购买自住用房。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262号令)(以下简称条例)以及省政府有关房改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指按条例规定由陕西省省直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审批,委托陕西省建设银行房信部运用公积金资金向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发放个人住房贷款。

第二章 贷款对象和条件
第三条 省直机关事业单位,所有实行房改并按规定缴交住房公积金的单位职工购买自住用房资金不足需要借款时,均可由其所在单位出面向省直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第四条 贷款人申请贷款时须具备下列条件:
1.有合法的购房合同、证明或批准文件;
2.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按规定偿还本息的能力;
3.购置住房所需全价款30%以上的自筹资金;
4.住房公积金已按规定足额存入省直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专户。
第五条 单位出面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时须向省直住房资金管理中心提供本单位申请人的下列资料:
1.贷款人有效身份证件(夫妻双方身份证、户口本);
2.贷款人职业、职务、年龄及收入证明,配偶的职业及收入证明(单位列表提供);
3.贷款人缴交的住房公积金证明(省直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出具);
4.房改部门批准的售房文件及权威部门出具的房产评估报告;
5.合法的购房合同、协议;
6.房屋平面图及规划审批文件(新建房屋提供);
7.首期交款证明。

第三章 贷款额度、期限、利率
第六条 职工个人贷款额度不超过下列三条中任一条:
1.每职工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3万元;
2.职工贷款总额度不超过所购住房个人承担部分价款的70%;
3.职工贷款额度不超过职工退休年龄内应缴纳公积金的2倍。
第七条 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建设部《关于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期限和利率等问题的通知》(银传〔1999〕45号)规定,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期限1—30年;贷款利率,5年以下(含5年)年利率4.14%,5年以上年利率4.59%。个人住房公积
金贷款利率 实行一年一定,于每年1月1日,按相应档次利率确定下一年度利率水平。今后如有变化从其规定。

第四章 贷款程序
第八条 贷款程序
1.贷款申请人填写《个人住房贷款申请表》并提交所需材料,由职工所在单位统一向省直机关事业单位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申报;
2.省直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对申请表及有关资料进行审核,并提出书面意见(包括:是否批准贷款申请及贷款额度);
3.贷款申请批准后,省直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将审批意见转交受托银行。受托银行按照省直住房资金管理中心的意见向申请单位办理借款事宜。贷款数额随确定数量逐笔划转。

第五章 贷款担保及偿还
第九条 借款人办理借款时,必须进行担保,担保按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办理,由受托银行执行。
第十条 借款人应按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息。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 一次还清本息。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采取按月均本法偿还贷款本息,计算公式为:
每月偿还贷款本息额=贷款本金/还款次数+(贷款本金—已还本金)*月利率
第十一条 还款方式:由借款人所在单位负责按月组织偿还。
第十二条 借款期间,如借款人调出、辞职时,所贷款必须一次还清本息。

第六章 违约及处置
第十三条 借款合同期满,借款单位未按合同约定还清本息或借款合同履行期间借款人连续二次以上未按合同约定的分次还款计划归还本息的,首先停止该单位公积金提取业务,再由省直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从其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抵扣,不足部分由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会同厅有关处室
从其单位经费中扣还。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陕西省省直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2000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