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代垫首付不违规/武志国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4:03:50  浏览:869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代垫首付不违规

一、代垫首付是商品房促销手段,本质是民间借贷

房地产开发企业推出的“低首付”“首付代付”等促销手段,购房人只需缴纳购房款首付中的一部分,其余首付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垫付,其余款项向银行办理按揭贷款,购房人购房后,除了清偿银行的借款外,还应清偿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借入的首付款项。

二、代垫首付可能一定程度削弱宏观调控效果,容易引发次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住房金融业务的通知》(银发[2001]195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03]121号)、《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4〕57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住房信贷政策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06〕184 号)、《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银发〔2007〕359号)等文件,都对住房消费贷款“首付比例”有严格的规定,旨在控制个人住房消费信贷的风险。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代垫首付当中,自行承担相应的成本和风险,代垫首付不属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形,并非骗取贷款的行为

实践中往往会发生房地产开发企业代垫款项难以得到清偿的情形。
从现有法律严格分析,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垫付首付、变相降低首付比例等增加房贷风险的行为,目前尚无全国性的、细致的效力性或禁止性规定,更无明确的处罚性规定,而且不能被认定为是骗取贷款的行为,任何申请贷款的人其首付是否是借的或者是跟谁借的,应该说都是管不着的事情。因此上述“变通”仍属于购房人与房地产开发企业之间的资金融通行为,很难被认定为违法或违规,应为合法有效。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综合性广告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试行)和《广告制作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试行)的通知

国家工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综合性广告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试行)和《广告制作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试行)的通知

1997年12月30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为了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快广告业发展的规划纲要》精神,引导广告企业规范发展,在广告企业中树立一批经营管理典范,促进广告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局制订了《综合性广告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试行)和《广告制作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转发给各广告经营单位遵照执行。
附件:
1、《综合性广告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试行)
2、《广告制作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试行)

综合性广告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试行)

一级企业标准
1、企业成立时间3年以上,企业成立以来资产得到增值,企业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注册资本不低于400万元;
3、广告专业设备净值200万元以上;
4、广告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200万元以上;
5、具有开展包括市场调查、广告创意、广告制作、媒体实施、广告效果测定、企业形象策划、市场营销策划等内容的整体广告策划服务能力和经营实绩;
6、企业总经理等业务负责人具有3年以上广告经营管理经验和大专以上文化学历;
7、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80%以上;
8、具有至少5个业务合作关系2年以上的固定客户;
9、为8个以上品牌提供综合代理服务;
10、为3个以上国内品牌提供过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广告服务;
11、企业提供综合性代理服务所得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70%以上,纯媒介代理服务营业收入和其他营业收入低于总营业收入的30%;
12、企业至少在平面、广播、影视、户外广告媒体中的3种媒体为客户提供过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服务;
13、具有跨省开展促销、公关等广告经营活动的能力和实绩;
14、创作发布过在全国或国际性广告作品评比中获奖作品;
15、中外合资、合作广告企业,至少应为5个以上国内企业(不包括各类外商投资企业)提供过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广告服务;
16、广告经营资格连续二年以上检查合格;
17、具有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实绩。
二级企业标准
1、企业成立时间3年以上,企业成立以来资产得到增值,企业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注册资本不低于200万元;
3、广告专业设备净值100万元以上;
4、广告年营业收入不低于800万元;
5、具有开展包括市场调查、广告创意、广告制作、媒体实施、广告效果测定、企业形象策划、市场营销策划等内容的整体广告策划服务能力和经营实绩;
6、企业总经理等业务负责人具有3年以上广告经营管理经验和大专以上文化学历;
7、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70%以上;
8、具有至少3个业务合作关系2年以上的固定客户;
9、为5个以上品牌提供综合代理服务;
10、为国内品牌提供过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广告服务;
11、企业提供综合性代理服务所得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70%以上,纯媒介代理服务营业收入和其它营业收入低于总营业收入的30%;
12、企业至少在平面、广播、影视、户外广告媒体中的3种媒体为客户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服务;
13、具有跨省开展促销、公关等广告经营活动的能力和实绩;
14、创作发布过在全国或国际性广告作品评比中获奖作品;
15、中外合资、合作广告企业,至少应为3个以上国内企业(不包括各类外商投资企业)提供过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广告服务;
16、广告经营资格连续二年以上检查合格;
17、具有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实绩。
三级企业标准
1、企业成立时间2年以上,企业成立以来资产得到增值,企业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
3、广告专业设备净值50万元以上;
4、广告年营业收入不低于400万元;
5、具有开展包括市场调查、广告创意、广告制作、媒体实施、广告效果测定等内容的广告策划服务能力和经营实绩;
6、企业总经理等业务负责人具有2年以上广告经营管理经验和大专以上文化学历;
7、具有大专以上文化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60%以上;
8、具有至少2个业务合作关系2年以上的固定客户;
9、为3个以上品牌提供综合代理服务;
10、企业提供综合性代理服务所得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70%以上,纯媒介代理服务营业收入和其它营业收入低于总营业收入的30%;
11、企业至少在平面、广播、影视、户外广告媒体中的2种媒体为客户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服务;
12、中外合资、合作广告企业,为国内企业(不包括各类外商投资企业)提供过境外(包括港、澳、台地区)广告服务;
13、广告经营资格连续二年以上检查合格;
14、具有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实绩。

广告制作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试行)

一级企业标准
1、企业成立时间3年以上,企业成立以来资产得到增值,企业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注册资本不低于400万元;
3、广告设计、制作设备净值500万元以上;
4、广告年营业收入600万元以上;
5、具有与制作影视广告、广播广告、平面广告、户外广告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设备、专业工作场地,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50%以上;
6、企业年制作广告作品50件以上;
7、企业年制作国际品牌广告作品占总作品比例10%以上;
8、企业总经理等业务负责人具有3年以上广告经营管理经验和大专以上文化学历;
9、具有大专文化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80%以上;
10、企业设计、制作过8件以上在全国或国际广告作品评比中获奖作品;
11、广告经营资格连续二年检查合格;
12、具有为公益事业作出贡献的实绩。
二级企业标准
1、企业成立时间3年以上,企业成立以来资产得到增值,企业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注册资本不低于200万元;
3、广告设计、制作设备净值300万元以上;
4、广告年营业收入400万元以上;
5、具有与制作影视广告、广播广告、平面广告、户外广告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设备、专业工作场地,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50%以上;
6、企业年制作广告作品30件以上;
7、企业年制作国际品牌广告作品占总作品比例10%以上;
8、企业总经理等业务负责人具有2年以上广告经营管理经验和大专以上文化学历;
9、具有大专文化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70%以上;
10、企业设计、制作过5件以上在全国或国际广告作品评比中获奖作品;
11、广告经营资格连续二年检查合格;
12、具有为公益事业作出贡献的实绩。
三级企业标准
1、企业成立时间2年以上,企业成立以来资产得到增值,企业利润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注册资本不低于100万元;
3、广告设计、制作设备净值200万元以上;
4、广告年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上;
5、具有与制作影视广告、广播广告、平面广告、户外广告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设备、专业工作场地,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50%以上;
6、企业年制作广告作品20件以上;
7、企业为国际品牌设计、制作过广告作品;
8、企业总经理等业务负责人具有2年以上广告制作经验和大专以上文化学历;
9、具有大专文化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60%以上;
10、企业设计、制作过3件以上在全国或国际广告作品评比中获奖作品;
11、广告经营资格连续二年检查合格;
12、具有为公益事业作出贡献的实绩。



教育部关于成立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成立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2002-01-07

教高函〔2002〕1号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加大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力度,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根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9年颁布)》,经研究,决定成立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家委员会委员由教育部聘任,任期四年。专家委员会由以下人员组成:

  主任委员: 李延保(中山大学)

  副主任委员:郭孔辉(吉林大学) 

        杨家庆(清华大学)

        李文鑫(武汉大学)            

        李晓明(北京大学)

  委员:   吕兆丰(北京大学)            吴志攀(北京大学)

        林岗(中国人民大学)           周海梦(清华大学)

        杨肇厦(北方交通大学)          郑守曾(北京中医药大学)

        史培军(北京师范大学)          钟美荪(北京外国语大学)

        胡正荣(北京广播学院)          齐二石(天津大学)

        刘积仁(东北大学)            张文显(吉林大学)

        孙莱祥(复旦大学)            叶取源(上海交通大学)

        李国强(同济大学)            陈田初(东华大学)

        马钦荣(华东师范大学)          金德环(上海财经大学)

        闵乃本(南京大学)            陈德人(浙江大学)

        潘世墨(厦门大学)            叶永刚(武汉大学)

        刘献君(华中科技大学)          严新平(武汉理工大学)

        李忠云(华中农业大学)          陈启元(中南大学)

        林亚平(湖南大学)            李元元(华南理工大学)  

        孙卫国(四川大学)            聂在平(电子科技大学)

        刘灿(西南财经大学)           席酉民(西安交通大学)

        马建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季平(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陈曦(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季克异(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二、专家委员会按照《教育部学科发展与专业设置专家委员会工作章程》(另发)开展工作。

  三、专家委员会下设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秘书处办公地点在我部高等教育司综合处。联系电话:010-66096867。

  四、请专家委员会委员所在学校和单位对委员的工作及在活动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